民营企业是市场活动的源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日前,泽平宏观发布了2023版“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榜”,京东、阿里巴巴、华为名列前三,其它进入前十的依次是腾讯、碧桂园、联想、北京字节跳动、山东魏桥创业、浙江吉利和青山控股。
榜单显示,2021年民营企业百强的营收门槛为786.5亿元,五成百强企业的营收处于1000-2000亿元区间。其中,前十强民营企业入围门槛约为4000亿元,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为代表。从区域来看,八成的百强民企集中在东部。分地区来看,2021年百强民企中有82家分布于东部地区,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的分布数量分布为34家、21家和16家。
制造业占比超5成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在百强中占比超五成。对GDP贡献度较高的行业容易出龙头民企,传统行业对GDP贡献度更高。分行业来看,2021年工业对GDP累计同比贡献度达到38%,在2021年百强民企中制造业企业占比达到53%,远超其他行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GDP贡献度分别为12.3%和7.8%,相关行业分别有17家和8家企业进入百强榜。
榜单进一步显示,经济新常态下民企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房地产降,制造业升。
互联网企业吸纳就业数位居首位
从就业岗位来看,2012年至2021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从37287万人增至46773万人,增长25.4%;其中,城镇私人企业就业人员和个体就业人员分别从2012年的7557万人、5643万人增至2019年的14567万人和11692万人,增长分别为92.8%和107.2%。
就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压舱石”。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民营企业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是创业就业的主要载体。吸纳就业10强榜单的数据来自Wind,覆盖有数据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数据非公开、不同统计口径下数据偏差较大的企业未包含在内。
2021年民营企业吸纳就业10强门槛为11.5万人。京东集团吸纳就业数位居第一,员工总数突破30万,达到38.5万人。比亚迪、阿里巴巴集团和立讯精密位列第二、三、四名,就业总数均突破20万人。吸纳就业10强榜单中,覆盖的行业多集中在互联网、计算机、通信领域,其中3家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汽车制造业分别有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