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抗病毒面料和服装还没有上市,那两家上市公司只是借机炒作了一把,这次孚日股份又搞出了抗病毒毛巾,而且显然比别人还处于测试阶段要更进一步,已经有检验报告了。我看了相关新闻的评价区,大多数的网友都认为这是智商税,道理很简单,多在水龙头下冲一下,毛巾不就没有病毒了吗?
我们今天来看一下这家上市公司的财报,试图找一找他们经营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许就知道为何要折腾这样一出了。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孚日股份)创立于1987年,是一家以家用纺织品为主导产业,集国内外贸易、地产、热电、电机等多元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2006年底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孚日股份的营收构成中主要产品就是毛巾,占比达到了62.3%,第二大的产品是热电业务,第三大的产品是床品系列,他们还有化工产品、电机产品,甚至不宜 自来水业务,业务倒是挺杂的。我们可能平时听到他们的毛巾的时间不如另一个知名品牌多,原因是孚日股份的外销比例比较大,占比达到了62.3%,产品还是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

在2018年时,孚日股份营达到了51.6亿元的阶段性峰值,在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下跌了两年,2021年又恢复至了2018年的水平,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还保持着同比6.2%的增长幅度。总体上来看,孚日股份近些年的发展进入了波动期,至少已经看不出来继续走高的趋势了。

在2017年时,孚日股份的净利润达到了4.1亿元的峰值,2018年维持了这一水平;然后就开始了两年的下跌,净利润下跌的幅度比营收的下跌幅度要大;2021年营收恢复至前期峰值时,净利润虽然也有所恢复,但离峰值年份还有一定的距离;2022年前三季度,其净利润在营收小幅增长的情况下,却在小幅下跌之中。

原因很好找,主要就是其毛利率近年来持续下滑,从2017年的21.8%下降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13.4%,8.4个百分点给跌去了。作为经营消费品为主的企业,这个毛利率是很难盈利的,好在出口为主的孚日股份的期间费用,特别是销售费用支出不大。

他们这几年,期间费用控制得不错,不管营收增长还是下降,基本上都能把期间费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其销售费用的金额和占比都比较低,这是经营出口产品的优势所在,赚得少,花费也相对少一些。
他们期间的大头是财务费用,2022年前三季度,其财务费用很低,这显得不太正常,原因就是汇兑收益较高,冲抵掉了其数千万元的利息费用,但这种事不会长期存在。

其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每年都有数亿元,基本都超过了其固定资产类投资的需求。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日子还是能过得不错的。特别是他们还有持续的盈利,就算营收上下波动,但是净利润也还不错,按理说日子应该还是会过得不错的。
但是,我们却发现,其每年的固定资产类的投入都超过了净利润,需要每年持续的投入却没能明显带动营收的增长,如果这些投入如果停下来,说不定要想维持营收的增长就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最近一年以来,孚日股份的主要经营性长期资产增长了3亿多,近40亿的经营性长期资产产,一年才50亿左右的营收,可以说他们的经营效率是不能算高的。

由于每年的投入并不小,长期持续盈利的孚日股份的长短期偿债能力只能算一般,而且这一年来,其短期偿债能力的下降还比较明显。但相对来说,他们的偿债能力并没有明显的问题,更谈不上流动性困难等说法。

孚日股份的有息负债并不低,虽然一年以来有所下降,但主要是通过降低现金余额来降低的,只能说,这样能节省点利息费用吧。
孚日股份的情况就是这样,日子虽然还能过,但持续下降的毛利率和不低的杠杆,以及持续的投资却带不来营收的增长。这或许就是其有点“着急”的原因。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