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官方证实:网传部分地区海底捞在恢复营业后涨价的消息是真的。
海底捞表示,由于成本上涨,公司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由门店按照地理位置、消费水平等因素对不同菜品综合定价。
也就是说,海底捞全国各城市的门店价格会不一样,即使同一个城市,不同门店价格也会不一样。决定权在各门店,调整幅度在6%左右。

通过一些北京网友提供的去年海底捞账单与目前查询到的海底捞外卖菜单进行对比,可以看到:

此外,不同海底捞门店同类菜品价格也有差异,比如藤椒牛舌半份的价格,朝阳区某店为19元,通州区的一门店则为21元。
就成本上涨的原因,海底捞方面称,目前海底捞各家门店复业桌数、接待顾客数量均有所限制,员工也无法满员工作,人力成本加上部分食材成本上涨,公司决定调整门店部分菜品的价格。
以目前已经恢复堂食的海底捞南京市中山南路店为例,店内一共有130多张桌子,刚恢复营业时只开了40多张桌子,顾客之间要求间距一米,并且只能同向而座,不可以面对面,店里的4人桌变成了2人桌。
对于网友反映的“贵了很多”这个问题,海底捞方面表示,如今顾客消费习惯发生改变,以往以家庭、聚餐形式为主的多人用餐转变为单人或两人用餐,客单价的人均支出在消费者端感受上也会有所增加。比如,两人餐火锅,锅底和点餐的人均成本正常情况下会高于五人餐。

综合来看呢,涨价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感受,主要是以下几大因素造成的:
1、门店:各种成本上涨、门店因增加用餐间距而减少桌位;
2、疫情以来,市场果蔬价格上涨:这个相信所有的消费者都有感受,1月和2月国内的CPI涨幅超过5%,海底捞采购这些食材自然也贵了;
3、由多人聚餐改为3人以下用餐,人均消费成本的自然增加。

海底捞表示,其也在尽力控制成本,并对涨价表示歉意。
“很抱歉因为门店部分菜品调整价格给消费者增加了负担。目前我们在各地推出到店自提业务,通过海底捞线上渠道或现场下单,顾客自提可享有69折至85折不等的折扣。希望在4月25日前改良包装材料,并升级换代、不断优化成本,提供更好的折扣,减少消费者的支出。”
